admin

第20届上译杯翻译竞赛英语组评委点评及参考译文 - 知乎

admin 素质提升 2024-04-16 83浏览 0

  剧本翻译:如何完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

  喻荣军 作

  本次翻译竞赛的主题是戏剧,英语组和法语组选的篇目都是剧本以及和戏剧相关的文章,这其中剧本的翻译是重中之重。话剧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作为一门源自西方的剧场艺术,剧作的翻译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。如今,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翻译剧在戏剧舞台上演出,例如,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从1995年至今演出的近三百台剧目当中,有近一半的作品是翻译剧,因为翻译剧大多都是经典或是比较成熟的剧目,在实际操作中风险较小,观众也比较喜欢,因而平时的演出也会更多。

  剧本翻译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,它不仅考验译者的文学功底和语言能力,更考验译者对于戏剧、剧场、排练和演出的了解,甚至他也要了解观众。通常情况下,剧本的翻译不只能由一个译者完成,它有时需要两个或是更多的人一起来完成。二十年前,我曾在英国国家剧院工作室参加过他们的一个剧本翻译项目,当时需要把几个克罗地亚的剧本翻译成英文,他们的做法是四个人共同翻译一个剧本,包括克罗地亚语的原作者、懂得克罗地亚语并且母语是英语的文学翻译者、英语剧作家和戏剧导演。整个过程需要分几个步骤来完成:第一步,由文学翻译与原作者进行沟通后进行翻译,翻译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随时沟通与讨论,由此完成翻译初稿;第二步,由文学翻译、原作者与英语剧作家三个人一起讨论,最终由英语剧作家来完成第二稿;第三步,由戏剧导演、英语剧作家以及演员进行朗读、排练和演出,从而完成第三稿,这一稿才是相对准确的、适合于演出的最终定稿。这三步也可以对应于翻译通常讲究的“信、达、雅”,即准确(译文准确)、通顺(适合排演)、得体(面对观众)。当然,这每一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加简化,如果这个文学翻译既是编剧又是导演,那就可以合成一步完成,但这样的人非常难找,所以就得分步骤来完成。有人甚至提出一个剧本从的原作到最终译稿可能有七个不同的版本,即原文学本、原演出本、文学翻译初译本、编剧初译本、导演编辑本、排练修改本、最终演出本等。

第20届上译杯翻译竞赛英语组评委点评及参考译文 - 知乎

  剧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演出,而不是为了出版或是阅读,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曾推出过一个计划,就是想在全球重绎莎士比亚剧本,他们选择中文作为尝试。莎士比亚的剧本被世界各地翻译,中译本就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,译界也不时地进行重绎以适应新的读者。这一次皇莎的重绎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出版和阅读,而是为了更加适合在剧场演出。莎剧的版本很多,他们选择的是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,要求最终成果不但要尊重剧本的原貌,而且要经过皇莎的演出实践检验。由此皇莎在全球华语范围内寻找适合的专家、译者和剧作家来组成团队参加这个重绎计划。

  皇莎莎剧重译计划的第一个项目是重译《亨利五世》,这出历史剧在中国演出很少,不过,在中国早就有好几个版本,特色不一,各有千秋,但都不太适合演出,此次把翻译与排练演出结合起来,就是想拥有最适合中国当代演出的版本。首先要有好的译者进行比较准确的翻译,然后要有团队根据这个译本,对照目前的各种版本进行校订,最后,由双语剧作家与皇莎的主创团队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团队一起排练,最终呈现在舞台上的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、比较适合演出的版本。具体的步骤大体如下: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——皇莎演出版本——准确的中译本——专家对照校订——编剧编辑版本——皇莎与上话团队排练版——上话演出版本——皇莎出版中文演出版本。

  综上所述,可以看得出剧本翻译非常复杂,但最重要的步骤是从文字到文字,即从原文到中文的翻译,这是最为关键的步骤,也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翻译,只是在实际工作中,我们更需要译者能够更加地熟悉戏剧和演出,甚至了解剧场和观众。

  剧本,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,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目的,虽然剧本也是用来出版和阅读,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,剧本最终是要被呈现在舞台上,剧本是“激变”的,而不是一般小说作品那样“渐变”的,剧本的结构、语言、情节、冲突等有其独特性,甚至还包括舞台提示和描述部分,在最早的莎士比亚剧本当中,由于当时并没有导演这个行当,他的剧本通常都是演出本,舞台的调度、场景的变化、人物关系等都隐藏在对白当中,如果遇到一个对舞台并不熟悉的译者,往往就会失去这些关键的因素,其译本就不适合排练演出。

  贝克特、品特、契诃夫、福瑟等许多剧作家的作品,其语言的节奏、张力、意韵和涵义都是非常重要的,包括舞台上的停顿、静默和变化,这些都是文本里所包含的。同样一部莎剧作品,不同的译本有着不同的特点,有的着重于诗意,有的着重于索引,有的着重于阅读,但是在排练时就都会遇到各种问题:着重于诗意的却不准确,丢失掉许多本意;着重于索引的,虽然准确但又很冗长,不适合演出;而着重于阅读的,又失去舞台所需要的行动、节奏等。

  当然,强调剧本翻译的独特性并不表示从文本到文本的翻译没有意义,而是要理清剧本翻译的规律性和科学性的部分,从而让更多的译者能够了解剧本翻译的意义与侧重。

  这次英语组竞赛,除了选择一篇关于戏剧的文章之外,还选了一个剧本的片段,这个剧本也是今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准备排演的剧目《事实的有效期》,我们很关注大家对于剧本的理解,除了文字的准确性之外,还要考虑到剧本未来演出的效果,这就要求译者要有一定的舞台知识储备,不但对舞台、剧场要熟悉,人物的对白也要着重于现场演绎的可能性,包括舞台的行动性、潜台词、观众的体验以及与当下的关联等,在准确性的前提下,能给二度创作提供多大的创作空间也是我们所需考量的。在剧本中,对于一个词的翻译,还要着重于观众的理解、演员的表达,要结合上下文的规定情境,译者对于舞台要有想象,对于未来的呈现要有想象,甚至包括舞台上的调度。有时候,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,他们会考虑未来舞台上的呈现,例如,人物走位、舞台空间、灯光处理甚至是音响变化等,还有观众的现场反应,他们与台词之间的关系,同样一个笑点,有时甚至会考虑观众的反应速度跟下一句台词的关系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剧本都是这样的,但每个剧本都会或多或少地考虑到。剧本是给二度创作者如导演、演员、其他舞美创作人员等使用的,所以在翻译的时候,译者就要注意上文提到的这些部分。

第20届上译杯翻译竞赛英语组评委点评及参考译文 - 知乎

  剧本翻译有其普遍性,也有其独特性,它看上去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就像是诗歌的翻译,但是总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无限地接近原著,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可能,甚至还会有另外的诠释,从这样的意义上来看,翻译其实是另外一种创作,尤其是剧本翻译。第二十届“上译”杯翻译竞赛参考译文(英语组).docx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B5编程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